|  |  | 
| >>首页>>药品标准>>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 |  
|  |  
|  |  
|  |  
| 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  |  
| 
 | 七厘散
 
 拼音名:Qili San
 英文名: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338
 
 【处方】  血竭  500g  乳香(制)75g   没药(制)75g   红花   75g
 儿茶  120g  冰片       6g   麝香       6g   朱砂   60g
 【制法】  以上八味,除麝香、冰片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血竭等五味粉碎
 成细粉;将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朱红色至紫红色的粉末或易松散的块状;气香,味辛、苦,有清
 凉感。
 【鉴别】  (1)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块片血红色,周围液体显姜黄色,
 渐变红色。不规则团块由无色油滴和小颗粒聚集而成,加苏丹 Ⅲ 试液,油滴呈红色。
 不规则碎块浅黄色,碎块洞穴中含有微黄色油滴,加苏丹Ⅲ试液,油滴呈红色。花冠碎
 片黄色,有红棕色或黄棕色分泌管;花粉粒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60μm,外壁有刺,
 具3个萌发孔。无定形团块淡黄棕色,埋有细小方形结晶。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
 有光泽,边缘暗黑色。
 (2) 取本品0.2g,加乙醇 2ml,振摇,滤过。取滤液 5滴,置白瓷皿中,加 1%盐
 酸溶液 3滴与 0.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乙醇溶液 2ml,置水浴上加热,溶液周围应显
 紫色或紫红色。
 (3) 取本品0.2g,加乙醚 5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血竭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
 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19:1)为展开
 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
 的两个斑点。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B)。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05mol/L
 磷酸二氢钠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40nm;柱温40℃。理论板数按血竭素
 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9mg,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
 3%磷酸甲醇溶液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
 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血竭素26μg)(每1mg血竭素高氯酸盐相当于0.726mg
 血竭素)。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取0.10~0.15g,精密称定,置
 15ml具塞试管中,精密加入3%磷酸甲醇溶液10ml,密塞,振摇3分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
 液1ml,置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
 即得。
 本品每1g含血竭以血竭素(C17H14O3)计,不得少于5.5mg。
 【浸出物】  取本品约2g,称定重量,用乙醇作溶剂,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
 热浸法(附录Ⅹ A)测定,浸出物不得少于60.0%。
 【功能与主治】  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用于跌扑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1.5g,一日1~3次;外用,调敷患处。
 【注意】  孕妇禁用。
 【规格】  每瓶装  (1) 1.5g (2) 3g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