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首页>>药品标准>>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 |  
|  |  
|  |  
|  |  
| 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  
|  |  
| 
 | 当归
 
 拼音名:Danggui
 英文名: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101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
 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cm。表面黄棕色
 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根头(归头)直径1.5~ 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有
 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
 ~1cm,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
 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
 辛、微苦。
 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鉴别】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窄,有少数油室。韧皮部宽广,
 多裂隙,油室及油管类圆形,直径25~160μm,外侧较大,向内渐小,周围分泌细胞6
 ~9 个。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成放射
 状排列;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淡黄棕色。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表面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有
 时可见菲薄的横隔。梯纹及网纹导管多见,直径约至80μm。有时可见油室碎片。
 【检查】  总灰分  不得过7.0%(附录Ⅸ K)。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2.0%(附录Ⅸ K)。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Ⅹ A)测定,用70%乙醇
 作溶剂,不得少于45.0%。
 【炮制】  当归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酒当归  取净当归片,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
 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切面有浅棕色环纹,质柔韧,深黄色,略有焦斑。味
 甘、微苦,香气浓厚,有酒香气。
 【性味与归经】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
 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
 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用法与用量】  6~12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制剂】  当归流浸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