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糖注射液 |
| 【标准来源】 |
|
| 【药品名称】 |
| 通用名:葡萄糖注射液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GlucoseInjection汉语拼音:PutaotangZhusheye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葡萄糖,D-(+)-吡喃葡萄糖-水合物结构式为:分子式:C6H12O6·H2O分子量:198.17 |
| 【成份】 |
|
| 【性状】 |
| 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味甜。 |
| 【作用类别】 |
|
| 【药理毒理】 |
| 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热量来源之一,每1克葡萄糖可产生4大卡(16.7kJ)热能,故被用来补充热量。治疗低糖血症。当葡萄糖和胰岛素一起静脉滴注,糖原的合成需钾离子参与,从而钾离子进入细胞内,血钾浓度下降,故被用来治疗高钾血症。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快速静脉推注有组织脱水作用,可用作组织脱水剂。另外,葡萄糖是维持和调节腹膜透析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
| 【药代动力学】 |
| 静脉注射葡萄糖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生成CO2和水,经肺和肾排出体外,同时产生能量。也可转化成糖原和脂肪贮存。一般正常人体每分钟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为6mg/kg。 |
| 【适应症】 |
| (1)补充能量和体液;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进食不足或大量体液丢失(如呕吐、腹泻等),全静脉内营养,饥饿性酮症。(2)低血糖症;(3)高钾血症;(4)高渗溶液用作组织脱水剂;(5)配制腹膜透析液;(6)药物稀释剂;(7)静脉法葡萄糖耐量试验;(8)供配制GIK(极化液)液用。 |
| 【用法和用量】 |
| (1)补充热能患者因某些原因进食减少或不能进食时,一般可予2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并同时补充体液。葡萄糖用量根据所需热能计算。(2)全静脉营养疗法葡萄糖是此疗法最重要的能量供给物质。在非蛋白质热能中,葡萄糖与脂肪供给热量之比为2:1.具体用量依据临床热量需要而定。根据补液量的需要,葡萄糖可配制为25%~50%的不同浓度,必要时加入胰岛素,每5~10g葡萄糖加入正规胰岛素1单位。由于正常应用高渗葡萄糖溶液,对静脉刺激性较大,并需输注脂肪乳剂,故一般选用大静脉滴注。(3)低血糖症,重者可先予用50%葡萄糖 |
| 【不良反应】 |
| (1)静脉炎,发生于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滴注时。如用大静脉滴注,静脉炎发生率下降。(2)高浓度葡萄糖注射液外渗可致局部肿痛。(3)反应性低血糖:合并使用胰岛素过量,原有低血糖倾向及全静脉营养疗法突然停止时易发生。(4)高血糖非酮症昏迷:多见于糖尿病、应激状态、使用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腹腔内给予高渗葡萄糖溶液及全营养疗法时。(5)电解质紊乱:长期单纯补给葡萄糖时易出现低钾、低钠及低磷血症。(6)原有心功能不全者。(7)高钾血症:Ⅰ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高浓度葡萄糖时偶有发生。 |
| 【禁忌】 |
|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未控制者;(2)高血糖非酮症性高渗状态; |
| 【注意事项】 |
| (1)用前检查,如有药液混浊、变色、铝盖松动切勿使用。(2)分娩时注意过多葡萄糖可刺激胎儿胰岛素分泌,发生产后婴儿低血糖。(3)下列情况慎用:①胃大部分切除患者作口服糖耐量试验时易出现倾倒综合征及低血糖反应,应改为静脉葡萄糖试验:②周期性麻痹、低钾血症患者;③应激状态或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容易诱发高血糖;④水肿及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腹水者,易致水潴留,应控制输液量;心功能不全者尤应控制滴速。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 分娩时注射过多葡萄糖,可刺激胎儿胰岛素分泌,发生产后婴儿低血糖。 |
| 【儿童用药】 |
| 补液过快、过多,可致心悸、心律失常,甚至急性左心衰竭。 |
| 【老年患者用药】 |
| 补液过快、过多,可致心悸、心律失常,甚至急性左心衰竭。 |
| 【药物相互作用】 |
| 尚不明确。 |
| 【药物过量】 |
| 尚不明确。 |
| 【规格】 |
| 500ml:25g |
| 【贮藏】 |
| 密闭保存 |
| 【包装】 |
|
| 【有效期】 |
|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