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2005版收载品种:羌活
名称:
羌活
汉语拼音:
Qianghuo
英文名:
RHIZOMA ET RADIX NOTOPTERYGII
基原: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Ting exH.T.Chang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的干燥根茎及根。春、秋二季来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羌活 为圆柱状略弯曲的根茎,长4-13cm,直径0.6-2.5cm,顶端具茎痕。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脱落处呈黄色。节间缩短,呈紧密隆起的环状,形似蚕,习称“蚕羌”;节间延长,形如竹节状,习称“竹节羌”。节上有多数点状或瘤状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鳞片。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有多数裂隙,皮部黄棕色至暗棕色,油润,有棕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射线明显,髓部黄色至黄棕色。气香,味微苦而辛。
宽叶羌活 为根茎及根。根茎类圆柱形,顶端具茎及叶鞘残基,根类圆锥形,有纵皱纹及皮孔;表面棕褐色,近根茎处有较密的环纹,长8-15cm,直径1-3cm,习称“条羌”。有的根茎粗大,不规则结节状,顶部具数个茎基,根较细,习称“大头羌”。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味较淡。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Ⅹ A)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含量测定:
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 D)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2.8%(ml/g)。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
辛、苦,温。
归经:
归膀胱、肾经。
功效:
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主治: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用法用量:
3-9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中西药分类:
中药(药材及饮片)
|